在我国,贫困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存在着高度的交叉重叠状况:宁夏西海固,过去苦寒甲天下,如今生态依然脆弱;云贵川山区,生物多样性丰富,人均收入却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;居住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头的人们,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,默默地守护着“中华水塔”……生态敏感区往往与贫困如影随形,这成为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于是,有人认为,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目标相矛盾,二者如鱼与熊掌一样,不可兼得——其实不然。
人类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的过程,就是增加自然资本、守护自身福祉的过程。从根本而言,只有保护和修复好绿水青山,才能有更多的金山银山源源不断地转化而来——绿水青山是一切人类社会财富的源头和支撑,如果人类失去了自身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,即使有再多的社会财富和人工建设,也只能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因此,在生态环境保护上,我们一定要算大账,算长远账,算整体账,算综合账。
小康路上,一个都不能少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惠泽的应该是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全体民众。对那些因为守护绿水青山而放弃一时一地短平快发展的贫困地区,我们必须多看一眼。
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,改善生态环境同样是为了民生。为此,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,鼓励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参与生态管护;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与修复项目,吸纳一定比例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,并支付合理的劳务报酬,使其守土有责而无后顾之忧;支持农户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农林产业,实现“造血式”扶贫……
生态扶贫,关键在人,关键在思路。我们需要秉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,充分发挥能把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的带头人作用;我们需要积极推动自然生态资源变资产、生态扶贫资金变股金、贫困人口变股东等改革……既要改善发展环境,也要激活微观活力;既要让当地的绿色资源更加活泛,让绿色希望广泛播散,也要不断增强绿色集体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动力。
从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道路不会千篇一律。在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的前提下,各地完全可以根据区位优势、资源禀赋、文化传统等特点,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,全方位、全过程激活贫困地区在旅游观光、可再生能源生产、健康养生、生态教育、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发展潜能,充分体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土化特色,做到一村一品、一地一风格,在充盈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绿水青山中,吸引游客驻足体验,深度感受行走在绿水青山中的惬意,尽情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。
绿水青山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耕地和产床,也是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外市场的希望所在。生产者可以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,调整优化生态产品结构,提升辨识度、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,适度适时适量扩大供给规模;消费者可以优先选择采购贫困地区的生态产品,在享受优质产品的同时,为扶贫尽一份力量,从而促进贫困地区的优质生态产品供销两旺。从消费终端推广消费扶贫,有利于让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生产出更多富有品牌价值、能够持续增收的优质生态产品,进而更好地回馈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,形成生态美、百姓富的良好局面。
总之,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不矛盾,二者完全可以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、加大生态补偿力度、积极发展生态产业、创新消费扶贫等方式,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,相互促进增益,可谓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